外国语学院2025年专业介绍
外国语学院办学历史40余年。学院秉承“学贯中西,笃行致新”的院训,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中,形成了“教学立院,学科强院,制度管院,改革兴院”的治院理念。
学院现有英语、德语和法语3个本科专业。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即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和德语语言文学。英语专业先后获得“江西省品牌专业”和“江西省特色专业”称号,2020年获批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2月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2021-2022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获评“4★专业”(四星专业)。德语专业是江西省唯一具有德语硕士点的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83人,其中专任教师77人,常年聘请外籍教师10余人。学院下设英语系、德语系、法语系、大学英语教学一部、大学英语教学二部、研究生部、国教教研部、语言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
学院有较雄厚的师资力量,其中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0人,副教授24人,硕士生导师15人,博士9人,在读博士5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江西省省级高层次人才”1人,“江西省双师型教师”3人,“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1项。
学院现有在籍全日制本科学生700余人,在籍全日制研究生90余人。迄今为止,共培养了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毕业生5500余人。近三年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和考研率。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去向大多为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外资企业、大型国企和事业单位,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外院学子在全国和省级各项外语竞赛中成绩斐然,每年获奖200多人次,包括“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演讲比赛江西赛区特等奖、全国英语阅读比赛一等奖、全国英语阅读比赛江西赛区特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华南赛区总决赛一等奖、“外教社杯”全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江西省二等奖,“燕兴杯”江西省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竞赛一等奖、“全国法语戏剧大赛”华东赛区一等奖、“法国文化大赛”一等奖等、“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全国德语组铜奖、全国德语专业大学生辩论赛、“求是杯”国际诗歌创作与翻译大赛翻译类二等奖、“国才杯”国际传播力短视频大赛、全国德语本科生学术创新大赛、全国高校德语本科生配音大赛二等奖。
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发展为导向、以学术研究为支撑,近年来,共获得“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获得“江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项、“江西省高校课程育人共享计划”2项、“江西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4门次;获得“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2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3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5项,省级科研与教学项目60多项。获得“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1个、“南昌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南昌市优秀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基地》。此外,在“‘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江西省决赛”中,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以及团体一等奖1项,“微课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英 语
本专业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服务国家中西部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英语人才。所培养学生应具备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全面掌握英语语言知识、英语语言技能和广泛的中西文化知识,基本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与业务知识或科技知识尤其是航空科技知识,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信息、翻译科技和经贸文献的能力,能在对外经贸、外语教育、科技翻译等领域从事外贸销售与单证管理、英语教学与研究或科技文献翻译等方面工作。本科学制四年。
发展历史:本专业办学始于1984年,经过近40年的探索,在学科建设、办学条件、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学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2004年,专业获评“江西省品牌专业”,2010年获批“江西省特色专业”,2015年在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全省第三,2018年教育部评估获得专家肯定与好评,2019年获批“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2021-2022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获评“4★专业”(四星专业),在2022年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获评“江西省四星专业”。
师资力量: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8人、讲师10人;博士6人、硕士20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1名,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名,江西省省级高层次人次1人,江西省双师型教师3人,入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3人;最后学历毕业于其他高校院所的22人,包括英国的爱丁堡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教师队伍中,硕士生导师12人,半年以上海外访学经历16人,获校“教学十佳”称号教师5人。此外,英语专业每年聘请客座教授5名、硕士及以上文凭的外籍教师3-5人。现有“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1个、“南昌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以及“高级英语”、“口译”和“高级口译”等“江西省精品在线课程”和“江西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团队在教学科研领域孜孜进取、笔耕不辍,取得了喜人成绩。获得获得国家社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省社科规划、教育规划、高校人文社科等省级科研项目40余项,省教改、研究生教改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20多部。
学生培养:毕业生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以及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英汉语口笔互译能力与跨文化交流能力,为今后学习深造和长远发展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同时掌握科技领域尤其是航空科技或经济贸易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科技英语和经贸英语阅读和翻译能力。主要从事外贸业务工作,在涉外机构及科研部门、旅游、文化部门从事口、笔译工作或教学等工作。近三年,英语专业的专八平均通过率为61%,专四通过率85.2%,学生就业率约为90%。
专业招生分科技英语和经贸英语两个方向、四个班级,实行“外语+方向”的培养模式和“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以及“立足航空、融合需求”的特色专业方向建设。
科技英语方向:毕业生应具备英语专业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及科技英语阅读、翻译与写作能力,兼具有一定国际视野、人文素养与思辨能力,能在对外经贸、外语教育、科技翻译等领域从事外贸、教学、翻译、研究等相关工作。主要开设课程: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语言学概论、翻译理论与技巧、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基础口译、跨文化交际学、西方文明史、学术论文写作、航空英语、综合科技英语、科技英语翻译和翻译实践。
商务英语方向:毕业生应具备英语专业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熟悉经贸实务与教育、翻译理论知识,兼具有一定国际视野、人文素养与思辨能力,能在对外经贸、外语教育等领域从事外贸、教学、翻译、研究等相关工作。主要开设课程: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语言学概论、翻译理论与技巧、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基础口译、跨文化交际学、西方文明史、学术论文写作、国际商务英语阅读、国际贸易与实务、国际商务单证、跨境电商英语。
德 语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德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又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德语高级专门人才,本科学制四年。本专业也是江西省唯一具有德语硕士点的专业。
发展历史:德语专业于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经过18年的建设,德语专业在办学条件、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学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形成了以德国文学和德语翻译为主导的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综合办学实力显著增强。为国家培养出了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德语人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同时为国内许多知名高校输送了大量优质研究生生源。德语专业每年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30余名。
主要课程:基础德语、高级德语、德语泛读、德语报刊选读、德语视听说、翻译理论与实践、德国文学、经贸德语、德语口译、科技德语、德语文化专题、德语经典原著读书会等。
师资力量:德语系现有教师8人,其中教授1人,讲师4人,博士3人,德国外教1人。教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德语系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共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社科基金2项、省社科规划5项、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出版专著和译著十余部。
学生培养:毕业生应掌握扎实的德语语言文学知识及相关人文、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熟练的德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创新思维能力、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主要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及对外文化交流等工作。近三年,德语专四的通过率为75.3%,省内排名前列。学生就业率达95%以上。除了在企业和高校工作之外,许多毕业生在武汉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
英语(国际贸易方向)
本专业文理兼收,与英国伍斯特大学合作举办。旨在培养具有较强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交际能力和系统掌握国际贸易与商务知识,通晓国际商务惯例,对涉及国际商务的职业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在获得深厚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的同时,全面掌握国际贸易实践所需的经贸专业知识;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应用能力和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使之能够胜任国际贸易、语言翻译、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注重英语强化教育及专业能力的培养,部分核心专业课程由英国伍斯特大学选派教师全英文授课。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在完成南昌航空大学的学习计划后,成绩合格者,获得南昌航空大学学历学位证书。学生亦可选择在第四学年赴英国伍斯特大学学习(学业及雅思成绩须达入学要求),毕业时达到国内外两校学位授予标准者,可同时获南昌航空大学文学学士与伍斯特大学商科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1-4、高级英语、商务英语会话、英语语言学概论、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汉翻译、英汉口译、跨文化交际学、英语国家文化概论、进出口英语函电、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外)、国际贸易(外)、商业道德(外)等。(外:代表外方课)
毕业生主要在外贸企业、跨国公司、外资企业从事国际贸易实务、商务翻译、市场营销等工作。
英语(国际金融方向)
本专业文理兼收,与英国伍斯特大学合作举办。旨在培养金融方向复合型高水平外语人才,要求学生具有一流的英语语言水平,良好的跨文化商务沟通技巧,扎实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以及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投融资环境,熟悉金融市场规则,能够在中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担当重要责任。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包括(外资)银行、证券、保险、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及跨国企业的相关工作。本专业注重英语强化教育及专业能力的培养,部分核心专业课程由英国伍斯特大学选派教师全英文授课。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在完成南昌航空大学的学习计划后,成绩合格者,获得南昌航空大学学历学位证书。学生亦可选择在第四学年赴英国伍斯特大学学习(学业及雅思成绩须达入学要求),毕业时达到国内外两校学位授予标准者,可同时获南昌航空大学文学学士与伍斯特大学商科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1-4、高级英语1-2、商务英语会话、英汉翻译、跨文化交际学、英语国家文化概论、英语报刊选读、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原理、数字金融、公司金融、国际商法、商业道德(外)、跨国公司环境(外)、国际贸易(外)、组织行为学(外)等。(外:代表外方课)
外国语学院
2025年3月20日
附表2:
外国语学院专业招生咨询负责人
序号 | 负责专业名称(方向) | 姓名 | 职务或职称 | 邮箱 | 联系电话 |
1 | 英语专业 | 涂汉仑 | 系主任 | 58021@nchu.edu.cn | |
2 | 德语专业 | 史敏岳 | 系主任 | 70638@nchu.edu.cn | |
3 | 英语(国际贸易方向) | 程莹 | 系主任 | 16009@nchu.edu.cn | |
4 | 英语(国际金融方向) | 程莹 | 系主任 | 16009@nchu.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