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学院新闻>详细内容

学院新闻

外国语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

来源:外国语学院 刘琳 发布时间:2021-08-12 11:04:39 浏览次数: 【字体:


027dcf39bb3f4912801c571e8b283893.jpg

8月9日,外国语学院在外语楼党建活动室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学院全体党委中心组成员参加,党外院领导、系主任和教师代表列席学习会。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王汉定主持。

院党委书记王汉定带领大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讲话全面回顾党成立一百年来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庄严宣告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胜利实现,深刻揭示伟大建党精神,系统阐明党带领人民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明确提出在新的征程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根本遵循和实践要求,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体现了深远的战略思维、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是新时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王汉定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全国全省全校理论学习的重点,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要充分学习认识“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全面领悟其精神实质,深入贯彻落实。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坚决听从党中央命令、服从党中央指挥,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在重大政治问题上始终做到政治观点鲜明、政治方向正确、政治立场坚定。

院长徐翰带领大家学习了《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文章指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党一百年历史发展的精神凝结,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所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明确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这是在总结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需要认真学习、深入理解、大力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了深刻诠释,鲜明指出了传承这一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徐翰号召全院师生传承好发扬好伟大建党精神,深刻理解领悟其内涵精髓,把握重点,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坚定信念、启迪智慧、涵养品格、做好工作,在新的征程上继续斗志昂扬、奋勇前进,开创学院美好未来。

随后,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董昆精读领学了《求是网》评论员文章《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伟大建党精神就是我们党的精神之源。广大师生继承发扬光大伟大建党精神,就要始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继承发扬光大伟大建党精神,就要始终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继承发扬光大伟大建党精神,就要坚持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继承发扬光大伟大建党精神,就要始终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全体师生党员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伟大号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副院长万涛领学“学习强国”平台文章《青年要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中勇担大任》,号召大家引领青年学子在伟大建党精神激励下,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先锋力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青年骨干教师要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从中汲取担当大任、拼搏奋斗的信心和力量,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苦练本领、增长才干,在新的历史起点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新征程上,广大师生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最后,民建南昌航空大学委员会主委、学院副院长徐筱秋领学《中国教育报》评论员文章《发扬伟大建党精神 赶考新的教育征程》。动员大家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教育工作;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教育报国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勇于战胜一切挑战,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

与会人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要将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落实到本职工作中,融入课堂中,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优异的工作成绩迎接建校70周年。

责任编辑:包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