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学院新闻>详细内容

学院新闻

外国语学院育人工作纪实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3-16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2016年开学伊始,从省教育厅传来好消息: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在“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英语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三,排名仅次于南昌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的英语本科专业之后。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是对一个专业的整体水平和办学实力的综合评价。我校英语专业水平得到了专业教执委领导和省内同行专家的充分认可。破茧成蝶,集片羽而成霓裳。这是我校多年重视育人中心工作的体现,也是我校外国语学院多年砥砺奋进的结果,凝聚了众多教师的辛勤耕耘与付出。

 我校现有英语、法语和德语三个外语专业。其中,英语专业创建于1984年,迄今已有30余年办学历史。该专业2004年曾获得“江西省品牌专业”称号。2007年获得“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硕士点”。2010年我校英语专业获批“江西省级特色专业”称号。2011年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并下设“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3个二级硕士点迄今为止,我校是省内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4所高校之一。

 弘扬高尚师德,师者为师亦为范

“为人师表”是教师人格魅力的核心。全体外院人一致认可: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自身就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一个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经验、教育和教学态度等,对学生的社会化与人格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学院扎实推进师德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强化师德教育特别是学术道德教育,着力提升广大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学院先后涌现了一批先进人物和事迹。2012年外国语学院获江西省教育系统“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2013年,学院戴海红老师在校外被一老大爷撞伤后,不但没有向肇事者索赔,反而主动带着礼品前往敬老院看望大爷的先进事迹在国内产生极大反响,中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江西日报》等20多家主流媒体陆续跟进报道。为此,戴海红老师入选“第三届江西省道德模范候选人”。2014年11月,外国语学院范振东老师被学校党委追认为“师德先进个人”。范振东老师在踏实进取、守候平凡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校教师队伍的优秀代表。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

“十二五”期间,外国语学院找准定位,厘清发展思路,通过目标管理引领各项工作。首先,在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上,坚持以“英语专业”为龙头,以“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为基础,以“四级考试通过率”为目标,以“省级教学成果奖”为突破口,重点打造我校“工科英语”特色,努力培养“精英语、懂翻译、通商务、会文秘”的应用型高级外语人才。在教学工作中,努力探索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开展以小班探讨课、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教学模式改革,积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其次,在科研发展目标上,以科研团队建设为抓手,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为突破性目标,构建学术梯队,突出专业特色,用学科建设成果来反哺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队伍建设。第三,在学科建设目标上,加大“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建设,重点扶持“德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点的发展。根据学科性质和目前的师资状况,将设置“英美文学、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和翻译学”等四个研究方向,已形成较完整的学科建设体系。

 近年来,外国语学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十二五”期间,教学方面,新增省级教改课题和教育规划课题30多项,其中重点课题3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高校优秀教材奖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比赛团体一等奖1项,个人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在科研上,新增“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2项,省级科研课题26项,科研到账经费为108万元,为“十一五”规划经费总额的3倍。此外,在2011-2015年期间,学院共获得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创历史最好水平。

 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秉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以学风建设为中心、以学生党建为龙头、以学生团建为基础、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学生骨干为助手、以管理制度为约束、以学工文化为保障、以人文精神为灵魂,使德育工作呈现出良好态势。学院获得“特色团委”、“优秀学生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学院大力组织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如大学英语竞赛、英语辩论赛、法语(德语)演讲赛等赛事,以赛促学,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近年,我校学子在各类全国、地区、省级大赛中屡获一、二、三等奖,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力。学院走出去、请进来,常年邀请知名院校专家学者举办系列学术讲座,讲述语言学习方法,探讨各国文化现象,提高师生研究、学习兴趣。学院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不同的实践环节,采取多渠道、多方式的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个性发展,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外语专业人才。

 法语专业学生曾萍,在2014年法国驻中国大使馆举办的中法建交50周年法国文化知识竞赛中,获得武汉赛区冠军,成为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下辖三省(湖北、湖南、江西)高校中唯一直通法国的选手,代表武汉赛区赴法国参加“法国戏剧节”交流。法国驻中国大使馆官方网站对此赛事进行了详细报道。英语专业学生巢雅莹,考研成功录取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在我校期间获得“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华南赛区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国家级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江西省二等奖及全国口译大赛(英语)江西赛区二等奖。

 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展望十三五,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外国语学院将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提高育人质量这一战略主题,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协调人才培养结构,构建“绿色”教育教学生态,以“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思维引导事业发展,树立共享理念,公平配置资源,精准帮扶“四困”生,不断谱写育人工作新篇章,为实现学校“推进三次创业、建设百年名校”的发展愿景与全面建成“工科优势突出、航空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外知名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