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前任校长傅修延教授到我院讲学
2016年11月23日下午,外国语学院邀请了江西师范大学前任校长傅修延教授(博导)在外院315教室举办了一场以“听觉叙事纵横谈”为主题的讲座。
傅教授主要给大家介绍了“聆察”和“音景”这两个叙事学新概念。首先,傅教授指出时下叙事研究过度倚重视觉,因此,傅教授提出让大家重“听”文学史,重“听”经典。傅教授旁征博引,运用大量的文学作品的例子,如《红楼梦》、《聊斋》、《儒林外史》等,阐述了“聆察”和叙事、想象以及感觉的关系。 紧接着,傅教授介绍了“音景”这一概念,他指出“音景”是为了纠正因过分突出视觉而形成的感觉偏差,恢复视听感知的统一与平衡。
在互动环节中,师生就听觉叙事的最新研究方向、如何在听觉叙事做学术论文等方面向傅教授提问,傅教授一一悉心解答。
最后,傅教授号召大家用新的视角,新途径重新看文学作品。他的讲座为外国语学院师生呈上了一场学术盛宴。
延伸阅读:
傅修延,江西省政协常委,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前任院长,江西师范大学前任校长,博士生导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常务副会长。
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叙事学与赣鄱文化。 主要著作有《讲故事的奥秘》(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 年版)、《先秦叙事研究》(东方出版社1999 年版)、《文本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叙事:意义与策略》(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 年版)、《济慈书信集》(译著,东方出版社 2002 年版)、《赣文化论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济慈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版)等。长期主持《江西社会科学》“叙事学研究”专栏,主编《全球化语境中的当代文艺学学科建设与创新》丛书(共四册,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8 年版)。 近期主要论文《试论青铜器上的前叙事》( 34000 字)与《生态文明与地域文化视阈中的鄱文化》为《新华文摘》等摘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