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招生宣传资料
一、 学院简介
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是在原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基础一部“大学英语教研室”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1985年开设英语专业,招收英语师范专科生;1994年开始招收英语本科生(国际商务方向);1995年独立建设成为外语系;2006年4月正式更名为外国语学院。开设专业20余年来,外国语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均取得了显著进步,2004、2005年先后增设了法语和德语两个本科新专业。2006年获得“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并增设了“英语语言文学”和“德语语言文学”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我校是江西省唯一设置“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点的高等院校。学院现已形成了大学英语教学和专业外语教学并重,同时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多专业、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学院现设英语系、德语系、法语系、大学外语教研一部和大学外语教研二部、研究生英语教研部、国际教育教研部、语言研究所和语言培训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96人,其中专任教师87人,常年聘请外籍教师10余人。学院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26人,硕士生导师15人,博士6人,在读博士2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2人,“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学院先后获得江西省教育系统“巾帼文明岗”、江西省教育工会“工人先锋号”、“全省高校示范性党员活动室”等称号。
近年来,外国语学院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了较快发展。2011-2015年期间,先后获得“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其中,一等奖1项(2013),二等奖2项(2011、2013),三等奖3项(2011、2013);获奖“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1项(2014);获得“江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2项(2011、2013);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 2项(2013,、2015)、“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立项”3项(2011、2012、2013)、“省社科规划项目立项” 22项(2011-2014)、“省教改课题”23项(2011-2014)、“省研究生教改课题”6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项。
学院现代化教学仪器设备齐全,现有数字化多媒体语言实验室18个(共有座位1600多位),以及网络多媒体外语自主学习中心2个(共有座位180位)。各种图书资料丰富,共1万多册,外文原版书籍上千册,并常年订阅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和十几种外语原版期刊。
二、硕士点介绍
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
专业特色及主要课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以形式语言学的基本假设为理论指导,以音系学、句法学、形式语义学和语言习得为主要教学和研究内容,同时从事应用语言学具体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下设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翻译理论与实践两个方向。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语言学分支,它着重解决现实当中的语言实际应用问题。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主要研究如何促进中国现代翻译学的理论构建,如何提高翻译实践能力,使学习者对翻译学所涵盖的翻译理论、翻译方法和翻译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并使学习者具备适应现代翻译要求的能力,同时在翻译理论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在翻译实践的某一领域奠定较高的水平。本专业主要学习普通语言学、语义学、英汉语比较研究、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外语教学法、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同声传译、科技英语翻译等课程。
培养目标及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实的学科理论基础、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具有严谨的学风、良好的人文素质,熟悉所从事的外语研究方面的发展现状和动向;具有较高的利用外语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毕业后能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政府机关、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文化等部门从事与外语相关的教学、翻译、外事、外贸及科学研究等工作。
2.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
专业特色及主要课程:英语语言文学是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主要有英美文学和跨文化交际学两个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方向注重将英美文学和文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社会的、历史的和政治的宏观视角和语言学的微观剖析,深入研究当代世界全球化过程中的英美文学与文化,并挖掘文学文本中蕴涵的深刻的文化思想。跨文化交际学方向主要研究文化心理学,跨文化言语交际(修辞学、语篇研究、文化符号学),跨文化人际传播学,以及文化对大众传媒和国际关系的影响的研究等。主要课程:西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英语文学与翻译、英美文学原著精读、叙事学、跨文化交际学、跨文化研究经典选读、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西戏剧理论等。
培养目标及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培养具有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正确的学术倾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深谙英美国家的风俗文化、行为习惯、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具有从事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研究、教学和独立担负专门英语工作能力的高级英语人才。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文化机构、涉外部门等从事研究、教学、翻译、对外交流等工作。
3.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点
专业特色及主要课程:德语语言文学是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主要有德语语言学和德语文学两个方向。德语语言学以德语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规律、演变规律等方面的问题,介绍语言学各主要分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德语文学方向注重将德语文学和德语国家文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社会的、历史的和政治的宏观视角和语言学的微观剖析,深入研究当代世界全球化过程中的德语文学与文化,并挖掘文学文本中蕴涵的深刻的文化思想。主要课程有普通语言学概论、翻译理论与实践、文学理论研究、德语文学原著精读、德语诗歌、德语教学法研究、德语文学批评、科技德语导论、德国文学断代研究等。
培养目标及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的德语语言文学理论基础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娴熟深厚的德语口笔译实践能力,开阔的知识视野,具有从事德语语言学、文学、文化研究或从事德语教学的应用型德语高级人才。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文化机构、涉外部门、德资企业等从事研究、教学、翻译、对外交流和管理等工作。
三、主要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徐翰,1966年生,博士,副教授,“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责任教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2007年6月被省政府法制办聘任为“省政府规章英语译审专家”。2013年2-8月赴美国华盛顿大学访学。近5年来,主持科研与教改课题13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省级课题8项,校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14篇,其中核心刊物6篇。获得江西省科研成果奖3项,“江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
许丽芹,1966年生,硕士,教授,“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责任教授,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南昌航空大学(2002-2006年度)“科研突出贡献优秀个人”。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及其他课题共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教材7部,荣获江西省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3次。
万涛,1969年生,硕士,教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南昌航空大学“教学十佳”。近年主持科研与教研课题15项,其中省级课题9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讲课程荣获江西省精品课程一项、南昌航空大学优质课程1项;荣获南昌航空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
吴静,1964年生,硕士,教授。2003年荣获江西省教育工委“优秀党员”称号。南昌航空大学“教学十佳”。主讲课程荣获江西省精品课程一项。先后主持省部级及其他课题共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教材5部,译著1部。
段惠琼,1968年生,博士,副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 2013年9月—2014年7月在奥克兰大学访学研修。主持国家人文社科项目一项,主持参与省级校级课题近20项,发表专著一部,学术论文10余篇,荣获省教学成果奖2项。
吴小平,1963年生,学士,教授,“德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责任教授,主要从事德国文学研究。近5年来,主持科研与教改课题10项,其中省级课题4项,校级课题6项。发表论文10篇,其中核心刊物2篇。
江山,1965年生,毕业于德国哥廷根大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德国生态文化史研究。厦门大学生态文学团队特聘教授,“欧美生态文学研究丛书”编委会编委。近五年来,先后发表个人专著1部,译著2部。主持科研与教改课题6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省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20篇,其中核心刊物2篇。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市科研成果奖1项。
四、就业情况简介
外国语学院现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在读硕士研究生51人,涵盖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三个专业。2013、2014年学院硕士研究生就业率分别为100%、95%。毕业生就业去向为党政机关部门、教育系统、翻译机构和企业等。2015届毕业生23人,截止目前的就业率为95.45%。